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李卫存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7:44:39  浏览:88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

李卫存


  GB18667-2002在附录B--B.2 "伤残标准"中列出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公式为:C=Ct×C1×(Ih+∑Ia,i)

1、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

C--对伤残者的实际赔偿额,元;

Ct--伤残赔偿总额,元;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0%≤C1≤100% ;

Ih--伤残等级中最高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h≤100%;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 ≤10% ;

∑Ia,i--指若干个Ia之和,即Ia1+Ia2+……Ian,(i=1,2,3……n,),所以,原公式可以描述为: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Ia,i≤10% 。

且公式需满足(Ih+∑Ia,i)≤100% 。

 2、公式中各构成要素的确定

(1)Ct--伤残赔偿总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排除伤残等级因素,即当伤残等级为一级时,Ct=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20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该数额是伤残者可能获得的最高伤残赔偿额,所以也被称作了"伤残赔偿总额"。

(2)C1--赔偿责任系数

就是损害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取100%,如双方对等责任,则取50%,如对方负主要责任且三七分责,则取70%。以此类推。

  (3)Ih--伤残等级中最高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即伤残赔偿指数)为:

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当一个受伤害者的伤残构成多个等级伤残时,Ih取其中最高一级伤残所对应的数值。

(4)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Ia是指每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即,当有多个伤残等级时,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由于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用百分比表示,其数值为0≤Ia≤10%。且还须满足:∑Ia,i≤10%,即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Ih+∑Ia,i≤100%。即, Ih+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0%。

  由于伤残赔偿指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并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具体对应比例(附加指数)。

本文作者电话:150655393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 教育部


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 教育部



1999年4月8日,中央综治委、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中突出的治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连续发生侵害学
生人身安全的恶性暴力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1999年10月28日,山西大学哲学系99级研究生韩婕(女,24岁)被冒充学校学生科干部的犯罪嫌疑人杨文(男,30岁,无业,曾因强奸罪被判刑3年零6个月)骗至山西财经大学教学楼地下室杀害(据杨交代,自9
月份以来曾在该地下室强奸了3名女学生)。这一系列案件的发生不仅暴露出当前一些地方治安形势严峻,有的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和管理工作仍存在漏洞,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以及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当前高校治安保卫工作重视不够,指导监督措施
不力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治安情况十分关心,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为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高校治安保卫工作,为高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保持高校稳定的局面,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确保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维护高校稳定局面,必须要加强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要从维护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责任制,把强化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维护高校治安秩序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认真执行《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进一步
落实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具体措施。要从发生的案件中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查找本地高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高校治安保卫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建立起严格的领导责任制,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对
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督促学校进一步加强保卫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和高校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要大力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实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各级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加强校园内部管理,重点加强对学生宿舍、工地、空房、地下室、教学楼以及其他重要教学
科研场所及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安全文明校园建设。要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巡逻检查,对校园内的外来人员及出租房屋要加强管理。要增加必要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安全防范设施。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管理,经常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遵纪守法观念
,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好校园治安秩序。
三、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各级公安机关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在前一阶段整治学校周边及内部治安秩序的基础上,继续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
学校治安秩序的案件,要组织精干力量快侦快破;对严重危害学校治安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和歌舞厅等要重点进行整治,对治安混乱或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
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间段、路段和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要加强巡逻控制。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内部治安秩序整治工作的领导,对校园内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经
营摊点、违章建筑、出租房屋、文化娱乐场所等要认真清理,消除各类治安隐患。要把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保持学校持续稳定的局面。



2000年1月18日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委 农业部 建设部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



一九八八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两年多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把搞好有机肥建设作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层层落实任务,精心组织管理,使有机肥的施用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应当看到,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有机肥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对群众中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短期行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办法,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尚未改变,有机肥源未充分开发利用,特别是还有一些地方大量秸秆、树叶被焚烧、不仅浪费肥料资源,而且污染环
境;有机肥科研工作仍很薄弱,有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等。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农业持续稳定增产奠定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88〕83号文件精神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长效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遵照《指示》精神,加强领导,抓紧制定发展有机肥的中长期规划,狠抓措施落实,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有机肥建设有较大改观。实现农村人、畜粪尿利用率达60%以上,秸秆还田增加到3亿亩,
冬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和发展到8000万亩。要继续抓好示范推广和宣传教育工作,总结推广有机肥开发利用的新经验。切实解决发展有机肥料的资金和物资,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有机肥的开发利用,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以及
绿肥种子基地建设等。计划、物资、商业、银行部门对有机肥加工、运输机具以及仓储设备等,应继续在物资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二、要在广辟肥源上狠下功夫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各地要通过“养、种、积、造、还”各种途径多积、积取有机肥。应重点抓好粪肥和堆沤造肥,改进积造家肥的办法,提高积肥设施和保肥标准,防止粪肥散失;积极开发利用河湖塘泥等资源,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留高茬、盖田
、机翻还田、垫圈、过腹还田、发展沼气、沼肥还田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利用,对焚烧秸秆、浪费肥源的做法,要明令禁止,迅速纠正,努力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进一步加强绿肥种子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工作,认真落实高产栽培措施,提高绿肥鲜草产量,开展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绿肥的经
济效益;搞好城肥下乡,充分利用城市粪肥、树叶、有机垃圾等有机肥源,大中城要认真抓好有机肥工厂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试点,逐步提高城肥利用率。
三、抓好有机肥料科研与推广工作
在“科技兴农”中应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积肥、造肥、施肥方法,切实解决好农民在积肥、用肥中的一些难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解决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作为有机肥攻关与推广的重点列入各级科研和推广计划,如省工、省力、省时、省钱、简便易行的有机肥积制技术;高工效
、低成本的积肥和施肥机具、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配套技术;城市粪肥、有机垃圾等废弃物工厂化处理和收集处理树叶制取有机肥的新技术等等。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有机肥技术推广和科研队伍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创造开展工作的条件。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科研推广单位与
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制定和完善发展有机肥料的政策和法规
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加有机肥投入,处理好用地与养地关系的重要保证。各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的政策措施,制定耕地土壤肥力保养法规。目前还没有制定省级耕地肥力保养办法的地区,要抓紧制定并争取早日颁布,付诸实施。已经制定的地区,要强调落
实,保证各项政策的兑现。县乡的耕地肥力保养办法和乡规民约是对省级规章制度的补充与配套,应尽量做到符合实际,适度合理,具有约束力,有利于对有机肥料工作的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开发利用有机肥,涉及面广,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能否取得较大的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希望各级政府遵照《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担负起协调社会各部门关系的责任,计划、农业、科技、农机、城建、环保、环卫、物资、商业、财税、银行等各行各业要密切配
合,分工协作,共同抓好有机肥开发利用工作。



199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