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庆节期间和今年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4:38:47  浏览:92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庆节期间和今年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庆节期间和今年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办渔[2008]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局:

  当前海洋伏季休渔期结束,各地已经进入秋冬渔业生产旺季,同时也进入了渔业船舶水上事故和涉外事件多发期。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08]18号)精神,为有效遏制和减少渔业船舶水上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涉外事件发生,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现就加强国庆节期间和今年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国庆节期间和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各级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各地抗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取得的经验,结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研究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特别是重点加强国庆长假前后对渔业船舶非法载客的整治力度,防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渔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渔船安全适航。各地区、各单位要针对秋冬季渔业生产船舶集中、易发生事故的特点,继续深入做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检查人员要深入渔区、渔港码头和渔船集中停泊点,对渔船持有有效“船舶检验证、船舶登记证、捕捞许可证”情况,渔船编队生产制度落实情况,船员配备和适任情况,进出港签证申请情况,船舶通讯、救生、消防、信号设备等配备和运行情况,渔港安全基础设施、通信岸台系统配备及运行情况,渔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船员持证上岗等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加强对生产作业危险较大、船员人数较多渔船以及老旧渔船的监督检查,及时治理、整改存在隐患,确保渔业船舶安全航行作业设备齐全、完好,运转正常,务必做到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渔业行政执法船舶在商船习惯航线附近的巡航监管力度,及时提醒渔民避开商船习惯航线锚泊或作业。

  三、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渔民海上安全生产意识。

  各地区、各单位要坚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今年渔业水上重大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切实教育出海作业渔民把握生产季节海上作业规律,遵守海上作业规范,提高安全生产和防范涉外事件意识,随时做好遇险自救互救措施准备。特别要针对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和风灾事故高发的现状,进一步强化渔民海上安全航行技能培训和应急操作训练,有效提高渔民遵守航行作业规则的自觉性和技能水平。同时,及时通过渔业安全通讯网提醒海上航行渔船认真履行船员值班了望职责,正确使用号灯号型,督促渔民按时收听气象预报预警,注意观察和掌握海上天气变化,遇有台风、风暴潮、低温、大雾、海冰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四、贯彻应急预案,及时处置渔业突发事件。各地区、各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本级渔业应急预案,保证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执行到位。确保渔业安全通信网畅通运行,信息及时准确、有效传递。及时掌握和跟踪渔业相关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信息,做好灾害、事故预防、预警和处置工作。根据专业气象台站预报预警信息,及早部署落实防灾措施,适时启动本级渔业应急预案。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要积极组织渔业突发事件海域附近的渔船和所辖渔业行政执法船舶,及时参与救助工作。要充分发挥渔船编队生产组织作用,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开展渔船遇险自救互救。

  五、加大监管力度,减少渔业涉外事件发生。做好涉外渔业管理工作关系到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维护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各地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涉外渔业管理工作责任制。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政执法机构要继续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各项双边渔业协定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严禁越界捕捞。禁止我国未经批准和无许可证的渔船进入周边国家管辖水域作业。指导和规范我渔船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入渔,避免无谓的技术性违规事件。充分发挥有关联合监管机制的作用,维护正常渔业秩序,保证各项渔业合作协定和有关协议的顺利实施。着重做好南沙海域、西沙海域、边境水域、朝韩交界海域、朝鲜以东海域及其他重点水域的涉外渔业监督管理工作,强化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执法工作,加大对渔业涉外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以防止和减少发生涉外事件。继续加强对北太平洋鱿钓渔船的监管,严厉查处我渔船使用大型流网捕鱼行为。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市政发〔2005〕40号 2005年4月11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
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为了加强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浐灞河流域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域为12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治理区为89平方公里(具体以《西安市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及集中治理区范围》规划图为准)。
二、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的管理机构。管委会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和指导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的各项事务,独立行使集中治理区内的相关行政管理职权。
三、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应当结合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特点,坚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并重、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物流、金融、旅游、商贸、会展、文化教育等产业,实现生态区、商务区、景观区的综合治理目标。
四、综合治理区域内禁止污染环境项目建设,有效治理水域和岸线,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监督管理。
五、管委会应当根据西安市总体规划,编制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的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管委会在集中治理区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实际制定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
(二)受市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土地、文物、水务、市政、市容绿化和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行使计划、规划、建设、土地、文物、水务、市政、市容绿化、环境保护等相关行政管理职权;
(三)组织项目的评审论证工作;
(四)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七、在集中治理区以外的综合治理区,对新建项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时必须符合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八、管委会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投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雁塔、未央、灞桥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管委会做好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的治理工作。
九、为了保障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治理工作前期的资金需要,从2005年起5年内,集中治理区内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留管委会全部用于综合治理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浐灞河综合治理区域内和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市级财政给予一定支持。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市场欺诈等违法行为,严重侵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的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发挥整体效能,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三定”方案,现就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把此项工作放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高度重视两部门在“打假”工作中的协作与配合,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互相支持,发挥整体效能,切实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
二、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重视协作配合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任务繁重而艰巨,且涉及方方面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在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整体执法的效能。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定”方案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等违法行为,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助的,应予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应予配合。”按照上述分工,两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同一问题按照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进行,不得重复检查、重复处理。要充分发挥政府执法部门的整体效能,避免出现两部门间争抢案件、互相扯皮或相互推诿,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等情
况的发生。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查处质量违法行为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及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予支持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办案件中,需要对违法物品进行检验时,可以直接委托合法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予支持和配合。
三、加强相互协商,及时沟通情况
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工作量大面广、问题突出、情况复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应加强相互协商,定期或不定期地通报情况,交换意见,研究问题,协调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999年2月26日